轉載《閩北日報》第8291期專題報道:《虹潤:瞄準中國“智造"推進“三化"融合》
它,年產各類儀表30多萬臺,擁有400多項國家及100多項軟件版權登記;它,曾與神舟飛船、嫦娥探月、原子能反應堆、核電等“高大上"工程結緣,榮獲“*"、“*知識產權優勢企業"稱號和“";它,經過20年打拼,始終不改初心,風雨彩虹,潤物無聲,雖身居山區,卻壯志在胸:打造國內*產品,助力“中國制造2025"----
10日,在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程序燒錄室內,公司員工曾莉娟與記者一同分享“小機器人"帶來的便捷和喜悅:把3盤IC芯片放在芯片盤上,只見“機器手"自動挑選兩個芯片,不一會兒,綠色指示燈亮起,燒錄完畢,“機器手"又自動組裝好,進入下一個程序。“與手工操作相比,能節省三分之二的時間,既省時又省事。"這臺全自動IC燒錄機,是虹潤公司和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共同研發的,一年前投入使用。
這是虹潤公司著眼中國“智造",注重科技創新,推進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。
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創建于1995年,公司董事長林善平是一名典型的“理工男",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“技術達人",虹潤一款數顯儀的算式,是工程師們在他22歲時開發的模糊算式基礎上加以改造的,成功而穩定,遠遠超越了競爭對手。他曾在*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,多個研發項目獲省部級獎項。
科技是*生產力,只有依靠科技創新,才能勇立行業潮頭。虹潤深諳此理,千方百計從“北上廣"網羅科技人才,著力自主研發,相繼建立了1個院士工作站、2個研發中心、多家分公司。
中國“智造" 企業動力之源
伴隨著工業4.0概念的走熱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,虹潤開始向工業控制平臺系統進發。
副總肖志明帶記者走進生產車間,指著公司研發的一臺自動電焊機器人介紹,它的投入能把一次電焊的成功率提高到99.9%。機器人能完成五個人的工作量,效率提高五倍,焊出來的產品返修率只有千分之一。
在公司產品展示間,有一件足以顯示虹潤實力的“當家產品"——數顯儀表。這個儀器曾用于神舟飛船、嫦娥探月工程模擬實驗,它能檢測顯示現場壓力、溫度,并對其進行調節。“我們對溫度的zui高控制精度是正負0.1攝氏度,日本企業是正負0.3攝氏度。"
走進公司研發室,總工程師陳志揚正和技術員一起測試一臺名為“觸摸式數據采集控制工作站"的儀器,它能夠對工業現場的溫度流量等進行自動化的調控。儀器的正面是一面10英寸的可觸摸屏,背面則有大大小小近百個接口,每個接口,都可以采集一種數據源,對歷史數據進行記錄,并在儀器上進行分析和處理。
“假設某臺設備出了問題,比如溫度過高、流量異常,我們很快就可以通過這個設備看出來,并且進行調控。這臺儀器還能對數據進行分析,看出哪臺設備出問題頻率高,從而方便診斷和維修。"陳志揚介紹。
這樣的技術,讓虹潤的產品具備了擁抱工業物聯網的能力。“我們不但在硬件性能上有所拓展,還向物聯網方向發展。目前,我們主持起草了3項物聯網國家標準,準備從物聯網的接口上,同上的通用網絡接軌,讓這款數據儀表的數據通過物聯網接口上傳到公網上去,實現物物相聯。"陳志揚說。
突破有線障礙,讓所有工業儀表實現無線通信。通過建立云平臺,無線接收每一臺儀表采集到的工業數據,并通過平臺發送無線控制信號。虹潤,已摩拳擦掌,準備向這一目標進發。
“三化"融合 企業活力之基
經過多年打拼,虹潤相繼研發出數顯儀表、無紙記錄儀、過程檢驗儀等五大“拳頭產品",產品性能均居同*。與此同時,公司還參與了儀表行業31個國家標準的制定,其中3個是*起草人。由于產品“高精尖",且能廣泛用于工業過程控制,吸引了一大批客戶。虹潤的“朋友圈"——中國空空導dan研究院、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、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、軍事醫學研究院、大亞灣核電站……多為聲名赫赫的航天航空、、核電、原子能反應堆、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科研院所。
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,虹潤生產的精密儀表產品達到了優良水平,生產工藝和生產裝備自然也要與時俱進,同步升級。于是,虹潤開始了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。
在虹潤的儀表生產車間外,記者看到一個電子看板,看板記錄了虹潤每一個零部件的生產進度、返修率、合格率等。這是虹潤引入的ERP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一部分。公司每天需要管理的產品、倉庫零部件加起來有2萬多種。以往每天統計,既繁且雜。實施信息化管理之后,每一個零件和成品的去向都盡在掌控中。
在倉庫貨架上,記者看到,每一個成品都擁有一個*的二維碼和代號,掃一掃二維碼,可以追溯這個成品的每一個生產環節,倒查每一個零部件的來源,還能對檢驗、發貨等環節進行全流程跟蹤。信息化管理,讓生產效率提高了2到3倍,效率的提高也讓產品銷量翻了兩番。
為提高生產工業化程度,虹潤購入3臺全自動高速貼片機、波峰焊機、全自動AOI檢測機等優良生產設備。這些設備的引進和研發,讓虹潤儀表主板的焊接合格率達到了99%,儀表返修率控制在0.5%以內。
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,讓虹潤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得到很大提高,而在“兩化"融合之外,虹潤又加了“一化",提出工業化信息化與標準化的融合。
在組裝成品的工位上,每一個工人眼前都有一個19英寸的顯示器,里面存滿了各項作業指導書,工人如果忘記操作工序,可以打開里面的文件,一一對照著操作,從而有效降低出錯率。
在內部管理上,虹潤還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,針對崗位職責、整改意見書等均制定了規范的標準。
“虹潤不怕遠征難。"依靠科技創新,注重研發“智造",緊盯市場需求。虹潤,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轉型升級。“國家提出了‘互聯網+’和‘中國制造2025’戰略,對虹潤來說,工業大數據的挖掘和利用將是一個新的市場方向。"對于未來,林善平信心滿滿。